2012/5/1 15:48
伊利山楂爽為何賣斷貨?
伊利冰工廠的山楂爽,一根雪糕賣到斷貨,有的消費者一連吃了六只,還不過癮,許多便利店和小賣部的冰柜里山楂爽往往買不到,而其他冰工廠的系列冷飲,如蜜桃口味的、黃桃口味的卻靜悄悄的躺著,這是什么原因呢?
今年夏天冷飲,山楂爽無疑是一只異軍突起的奇葩,據(jù)筆者不完全統(tǒng)計,在上海、山東、浙江等省市,該棒冰的銷量遠遠好于其他同品類的冷飲,筆者也愛吃,經(jīng)常在冰柜里找不到它紅色的身影。如此情景遇到過多次,之所以賣大脫銷歸納起來有以下原因:
在飽和的市場中創(chuàng)造稀缺
以山楂為原料的果肉棒冰,其實早就出現(xiàn)了,記得筆者小時候這樣的山楂冰棍是1毛錢一根,但是后來這一品類卻在市場中消失,代替的多為牛奶為主要原料的奶油雪糕,伊利在飽和的冷飲市場中,填補相對空白,開發(fā)冰工廠系列雪糕無疑是正確的,冰棍雪糕關鍵價值是消渴解暑,不是補充營養(yǎng),牛奶這樣較高熱量的做的產(chǎn)品并不適合在炎炎夏日達成這樣的核心需求。而且伊利將傳統(tǒng)冰棍提升為果肉雪糕,口感更獨特,水果的滋潤更符合夏天人們解暑的需要。
好產(chǎn)品自己會說話
伊利冰工廠的山楂爽口感上與一般的雪糕冰棍有明顯不同,酸甜可口,再加上山楂本身具有開胃消食、化滯消積,山楂口味的冰殼中包含著山楂口味冰沙和山楂果肉,夏天由于天氣炎熱,導致許多人胃口不佳,消化不良,正好吃到這種紅色清爽的山楂果肉雪糕,不但符合年輕人需要口感上的多重體驗,酸酸甜甜,冰冰涼涼,而且符合許多中老年人士的口味,吃了山楂爽可以多吃一碗飯,比嗎丁啉、健胃消食片好吃多了,一舉多得,回味無窮。同品類的蜜桃口味的、黃桃口味卻卻未能買斷貨便是證明。
產(chǎn)品好,更要醒目
山楂爽的包裝通體采用紅色與黃色的組合,不但是是山楂的本色,又將快餐店的引起食欲的紅黃配色組合應用進來,外加代言人易建聯(lián)的視覺沖擊力,在雪糕冷飲中,采用紅色的包裝并不是很多,許多都采用藍色、綠色比較看起來清涼的顏色,在冰柜里一抹紅色很容易凸顯形象,自然銷售被選擇的概率很高,加上獨特的口感,買了第一次,接下來的復購率就很高,而同類競品卻未能做到這點,如佑康的山楂雪糕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伊利所有產(chǎn)品的都表明了清真食品,這樣為開辟更廣闊的市場奠定了基礎,而其他品類的競品很少考慮到這樣一個細節(jié)。
一根看似普通的冰棍賣到斷貨,而其他許多雪糕棒冰卻靜悄悄的躺在雪柜里睡覺,無人問津,可見一個拳頭明星產(chǎn)品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,值得從事食品營銷人士的思考和啟發(fā):
在傳統(tǒng)中尋求創(chuàng)新的利基點
山楂味的冰棍幾十年前就有,伊利的山楂爽缺把老產(chǎn)品激活賣到斷貨,其核心策略就是通過對傳統(tǒng)產(chǎn)品,傳統(tǒng)已經(jīng)不需要在教育的市場中,在口感和形象上進行激活和提升,使消費者感覺是一種全新的美味冷飲,成為了冰棍里固體“酸酸乳,讓消費者對老產(chǎn)品有了新的體驗和感覺,并且形成了口感依賴,激活了味蕾,找到消費者能夠迅速認知的創(chuàng)新利基點,從而實現(xiàn)銷量上的飛躍。
滿足市場真正的潛在需求
現(xiàn)在有個傾向,為了提高產(chǎn)品的競爭力和檔次價格,雪糕和棒冰就是不斷用各種輔料,配合乳制品、巧克力制造出各類美味的雪糕和冷飲。而這時市場真正需要的嘛?這些看似大同小異的產(chǎn)品,是未來的消費趨勢和時尚嗎?我們看到像三得利烏龍茶在中國銷售了十多年,基本包裝和配方?jīng)]有變化,銷量卻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最近又推出了新品,原因何在?因為它不但口感清爽,無熱量,而且去去油膩,正是現(xiàn)代都市群體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,正是擔心肥胖和營養(yǎng)過剩群體的最佳飲品。
再如筆者曾經(jīng)服務過的香飄飄奶茶,從五年前月銷量20件不到,到今天年銷量3億杯以上,核心原因就在于把握了市場消費的大趨勢,奶茶在香飄飄以前基本不含真正的“茶葉成分”,由于糖分多,一杯奶茶熱量高過一塊大排,而且奶茶只能在街頭的小店購買,香飄飄奶茶一一打破這一格局,進行破壞式創(chuàng)新,開發(fā)了含有天然茶葉成分、低熱量、豐富口感的奶茶新品,在品類創(chuàng)新和消費者潛在需求對接方面取得突破,一躍銷量突破十億。
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面對日益競爭的市場環(huán)境,如何殺出重圍,伊利冰工廠山楂爽暢銷或許給你一些啟發(fā)。